本文作者:admin

我的淘宝网页版(我的淘宝网页版怎么没有我的-)

admin 2023-11-10 22
我的淘宝网页版(我的淘宝网页版怎么没有我的-)摘要: 2017版“我的淘宝”历时半年时间思考、梳理、设计“工具和用户”,终于上线。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吧~...

我的淘宝网页版(我的淘宝网页版怎么没有我的-)

2017版“我的淘宝”历时半年时间思考、梳理、设计“工具和用户”,终于上线。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吧~

回顾2014~2016年,我的淘宝产品定位一直是工具、工具、工具。 2017年会有什么变化吗?虽然我们仍然会坚守淘宝用户相关工具和服务的产品角色,但2017版我的淘宝设计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了解淘宝用户、与淘宝用户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淘宝生活相关工具。每个用户。设计的。

设计背景与思路

以往我的淘宝个人工具场景的设计,甚至大部分应用的“我的”管理场景的设计,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深度访问路径的工具分发使用场景。设计格式主要使用图标和文本的列表或网格。当用户来到“我的”页面时,整体路径从外到内呈树状分布,整体流量从上到下急剧下降。 “我的”场景中的工具服务需要目标用户主动探索和发现,不直接、不显式,非常被动。用户通常只会对少数核心工具印象深刻。

这次我对我的淘宝进行了改造,希望从一个简单的所有工具入口的集合转变为一个更了解用户使用场景的个人管理空间。希望我的淘宝能够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场景连接用户和淘宝。让用户在“合适的场景”轻松找到“合适的服务”。因此,我们为我的淘宝制定了“去中心化工具内容设计”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去中心化的工具内容化设计

工具服务的内容设计是显式设计,让用户所见即所得,快速清晰地了解工具提供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它还可以有效减少用户和工具之间的交互。核心服务之间的交互步骤和流程让用户在当前工具的内容区域内完成与工具的核心交互,这是去中心化服务设计的一种形式。

工具内容设计交互结构

基于工具内容设计的设计理念,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交互设计框架结构来承载我淘宝多样化的工具业务。因此,我们在我的淘宝产品结构的Z轴和Y轴上定义了工具内容设计的交互结构。

在Z轴上,我们主要思考用户如何利用工具卡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交互。如下图,为查询订单物流的用户提供的工具和服务:通过点击物流信息栏,用户可以快速获取详细的物流信息更新,并获取自提柜码(比原来的多方便捷)进入物流详情页面的步骤流程)。

Y轴设计是对工具名片实现形式的总结和总结。我的淘宝是用户淘宝相关服务工具的集中场所。不同工具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心态。我们将所有工具分为三种设计类型,既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和心态,又不会让整体界面功能变得过于复杂。

以上,我们通过定义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以及我的淘宝Z轴和Y轴的交互结构,确定了整个工具内容设计的框架。同时,我们还提炼出我的淘宝工具内容设计的三个核心关键词:“卡片”、“显式”、“个性化”,并作为本次设计改版的核心思想进行回顾。后期工具服务接入设计。

该工具基于内容的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让用户快速清晰地了解该工具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因此,我们采用了能够承载丰富多样内容的大容器设计,将单一工具从入口形式的交互转变为能够承载核心功能和服务的“卡片式”交互;并将工具服务的核心功能、行为和价值观“显性化”“个性化”(用户对工具业务的感知和理解); “个性化”工具的需求场景,用户可以根据所需的服务场景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工具。

工具内容化卡片类型

我的三个淘宝工具内容设计类型是:固定工具卡、提醒工具卡和普通工具卡。

类型一:固定工具卡

定义: 特性:

类型二:提醒工具卡

定义: 特性:

类型三:常态工具卡

定义: 特点:三种工具内容设计类型的定义,使我的淘宝工具定位根据用户的群体属性和使用场景进行个性化。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管理页面定义自己所需的工具和使用顺序。

工具内容化卡片设计的统一

在工具内容设计的具体细节上,我们通过明确的通用设计布局形式,统一用户的认知和使用心态,以及统一工具服务的访问设计。

基本布局由三部分组成:工具标题栏、内容区域和核心操作点。其中,标题栏和核心操作点风格保持严格一致,内容区提供布局模板,满足业务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基本布局整体遵循中心线对齐规则,保证用户从上到下浏览页面时视线不分散。

顺势而为的视觉互动

基于内容显性表达的需求,我们进一步尝试了视觉交互设计。运动效果在界面显示中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但过度和不恰当的运动方式会在浏览页面时混淆用户的视觉。如果根据用户的操作手势来进行动效设计,即“顺势而为”,过程会更加自然贴切,也能满足操作预期。

我的淘宝头部采用了多层次的视觉差异效果。当用户用手指滑动页面时,不同元素根据移动距离进行不同的动画处理,用户名和标题自然发生变化。整个动画过程由用户独立控制,这也增加了界面的使用乐趣。

另外一个“跟风”就是及时跟风,告诉用户在合适的时间该关注什么。名片内容会跟随时间

不断更新,比如淘气值卡片,在每月8号左右会进行数值更新。为了“顺势”告知到用户,当用户向下滑动页面查看业务卡片内容时,对应的淘气值会进行数字翻动与箭头变化的微动效,适时吸引到用户告知淘气值的数值变化。

写在最后

我的淘宝2017版历时半年对“工具与用户”的思考、梳理和设计终于上线落地。通过“去中心化的工具内容化设计”的设计理念让“正确的用户”在“恰当的场景”轻易的发现“适合的服务”。一切都是为了更懂用户。从目前数据来看,用户使用内容化工具相较纯工具入口形式,DAU提升1~5倍不等。结合舆情反馈,去中心化的工具内容化设计方向理念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整个落地过程虽然繁琐无比(因为我的淘宝是一个工具阵地,任何一个工具的业务方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和每一个接入的工具业务方商讨后订立落地类型、跟进设计规范的执行、审核最后的工具内容化设计后的产出效果。但是,我们一点一点定义好了清晰的设计规范和流程以便后续工具场景的顺利接入。

后续,我们也有许多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如何让正确的用户在准确的场景轻易的发现适合的服务工具,这需要我们算法的不断完善,也需要我们不断从人群场景、发现场景、个性化场景反思产品的后续。

相关文章

作者: 要白、明飒

阅读
分享